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创新改革,探路成功后将为全国医疗器械的放管服提供鲜活经验。
以往,我国医疗器械的注册与生产两大环节被“捆绑”在一起,必须由一个主体来完成注册与生产。这意味着,要么由医疗器械注册人自己设厂生产,要么由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来申请办理。这种“捆绑”模式影响了创新研发和持续提高产品质量的热情,也限制了创新要素合理配置,与国际通行规则和我国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的立法精神不符。
12月7日,这一模式被打破,上海市食药监局发布并实施《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》,标志着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创新改革。作为全国目前唯一试点该项制度改革的省市,上海探路成功后将为全国医疗器械的放管服提供鲜活经验。
知新政实施,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福刚喜上眉梢。他告诉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,试点启动后,符合条件的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可以单独申请医疗器械注册证,然后委托给有资质和生产能力的生产企业生产,从而实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和生产许可的“解绑”。这意味着,研发机构或科研人员也可成为医疗器械注册人,不用另办生产企业,而是采用委托生产的方式让创新成果问世。